日期:2025-06-25 13:05:42
近期,车辆统筹假冒正规保险的乱象被媒体曝光,不少车主在续保或购车过程中被骗,购买了并非由保险公司出具的统筹单,导致出险后无法获得赔偿驰盈策略,维权困难重重。
车辆统筹,原本是运输企业内部的一种互助方式,按份缴纳、集中统筹、风险共担。然而,一些汽车服务公司和不法中介却借机将其包装成商业车险驰盈策略,甚至冒充各大保险品牌,以远低于市场的价格诱导车主下单。很多消费者在通过微信转账付款后,才发现收到的并非正式保险合同,而是一张既无保障、也无赔付能力的统筹单。
这类骗局常借续保提醒、银行协办等名义诱导消费者驰盈策略,一旦事故发生,不仅找不到客服,业务员也早已失联。据媒体调查显示,不少车辆统筹公司注册资本不足百万元,有的更是频繁被列入经营异常、失信黑名单。据统计,全国“安全统筹服务”相关企业超2600家,虚假宣传、售后无门、拒绝退费等问题突出。
车险行业的“李鬼”频频出现,暴露出当前监管体系的短板:一是准入门槛过低,对相关机构缺乏资质审查;二是日常监督不及时,对相关违法行为难以迅速查处;三是违规违法成本低,对不法分子难以形成惩戒效应。
法律人士指出驰盈策略,正规车险对费率、条款、赔付机制都有明确规定;而车辆统筹单不具备同等效力,消费者承担的风险极高。部分统筹公司甚至涉嫌侵犯保险企业商标权,应依法追究责任。
面对假保单之害,有关部门应尽快明确车辆统筹业务的法律边界,规范行业名称使用,严查非法销售行为。行业协会也应加强信息共享,建立黑名单机制,加强风险教育。保险公司则应不断提升服务透明度,引导消费者通过正规渠道购买保险。
此外,消费者自身也要提高防范意识,通过官方网站、官方热线或线下网点等正规渠道购买保险,同时认真核实销售人员身份,付款前后要仔细阅读合同,并及时留存相关记录,谨防上当受骗。
车险,买的是一份保障与心安。堵上车辆统筹的监管漏洞,以高质量的正规保险产品满足消费者的投保需求,才能遏制“李鬼车险”的肆虐,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,维护保险市场正常秩序。(徐兵)
铁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